为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海关和林业执法、植物多样性迁地和就地保护培养一批具备植物分类学知识、掌握标本采集与鉴定技能的青年人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华南国家植物园)将在海南举办2025年植物标本采集与鉴定精品培训班。培训班受中国科学院人事局资助,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华南国家植物园)、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和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共同主办,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吊罗山分局协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安排
培训班定于2025年8月11日至20日举行,分为线上与线下两个阶段。参与线下课程的学员需预先完成线上课程的学习。
时间 | 内容 | 地点 |
8月11日起 | 线上课程 | 中国科学院继续教育网、华南植物园标本馆微信公众号等 |
8月15日 | 线上课程集中答疑 | 线上会议室等 |
8月16日 | 线下培训注册报到 | 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海府路110号) |
8月17日 | 开班仪式和理论知识讲座 | 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 |
8月18日—20日 | 野外实践培训(含返程) | 海南吊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实际培训时间和地点,以第二轮通知为准。
二、培训对象
本次培训班面向全国自然保护地技术人员、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CBRN)成员单位的技术人员、林业系统和科研院所相关专业技术干部、海关及林业执法专业人员等。
植物分类学与生态学领域的在读研究生可旁听相关理论课程,但暂不接受其参与野外阶段的培训申请。
三、培训内容
此次培训授课导师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植物分类学专家和植物保护专家为主,同时有针对性地邀请国内相关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专家参与授课和指导实践。
培训采用“理论+实践”的多元化教学模式,通过专题授课、学术讲座、分组研讨、实操竞赛、标本鉴定和野外实践等多种方式进行。课程体系涵盖植物分类学原理和方法、植物分类系统、常见植物科属识别要点、专科专类分类学研究、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规范,以及基于手机App和网页端生命网格BioGrid平台的野外植物智能识别与数据自动采集技术等内容。
线上课程面向以下人员免费开放:
1. 第一轮通知中完成完整报名信息登记的人员;
2. 中国科学院系统全体在职人员及在籍研究生、博士后。
四、报名方式
请于2025年7月18日17:00前,扫描报名二维码填写报名表。线下培训计划全国招收70名学员,因名额有限,主办方将根据学员报名情况进行调整,并通过邮件形式向学员发送培训确认通知。
五、费用说明
本次培训免收培训费用,组织方为参训学员免费提供标准间住宿(双人间)及工作餐,参训学员往返培训班交通费自理;参训学员如需入住单人间,需自行承担住宿费;研究生学员的食宿及交通费用均需自理。
六、其他事项
(一)野外实操要求学员具备中等强度野外体力活动能力,报名者需确保自身健康状况良好,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运动系统损伤等可能因长途跋涉、恶劣环境或医疗条件受限而加重的疾病。如存在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过敏等),需提前告知组织方并自备必要药物;孕妇、术后恢复期等特殊人群不建议参与野外阶段活动。如有不确定自身是否适合参加的情况,请提前咨询医疗机构或联系组织方评估。
(二)参加线下培训的学员需同时报名线上培训,并在8月14日前完成线上课程学习。请在报到时间内自行到指定地点报到,如不能参加,请提前通知主办方。
(三)组织方将向完成既定课程的学员授予结业证书,仅参与线上课程的人员及旁听学员则不予颁发证书。
(四)如有问题,可联系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覃老师,联系电话020-37252548,邮箱herbarium@scbg.ac.cn。

声明:报名时页面弹出的广告为小程序自动弹出,与本培训组织方无任何关系,请小心操作。